顯示具有 金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gravatar

金流篇(三)如何向銀行申請線上刷卡

申請線上刷卡必須有的準備
目前市場上提供線上刷卡的機構主要是銀行,除了扮演收單單位的角色之外,銀行通常會選擇一家系統廠商合作共同開發系統,以提供申請的店家線上授權的付款閘道(Payment Gateway)。一個正常運作的線上刷卡收款機制,主要有幾個層面必須配合,整理如下:

【系統】
一、在你的網站系統上,連結線上刷卡的主機必須安裝SSL,以確認在刷卡流程一開始就進入資料加密的保護。

二、在網站上清楚揭示付款方式以及有關網路購物的各項必要說明。揭示的內容至少包含以下各點:
‧對商品或服務之完整說明及價格(並說明交易幣別及有無額外稅賦,幣值以台幣為主)。
‧銷貨政策(例如銷售國之限制或使用之幣別或銷售對象年齡限制)。
‧交易條件(含商品遞送方式、運費計算、交貨時間、訂單及發票處理規定等)。
‧付款機制符合 SSL 之規定。
‧退貨/退款說明〈含是否有免費鑑賞期,如有免費鑑賞期者並列明其期限〉。
‧特約商店及客戶服務資料(特約商店名稱、營業地址、E-mail address、電話號碼、傳真號碼、以電話或電子郵件連絡之服務窗口等)。
‧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保護客戶交易資料。

【後勤】
一、財務部門需要有專責人員每天進行線上刷卡的結算與請款作業。提供線上刷卡的系統廠商會提供管理介面,與銀行進行連線,當店家的專責人員進入系統介面,開始每筆款項的結帳與請款作業時,系統就會將資訊傳輸到銀行端,做即時的資訊更新。

二、年度與國稅局對帳作業。每筆刷卡金額國稅局會要求提示相關的發票憑證,公司的財會人員在作業上應有所準備。

申請資格的限制
有心申請刷卡業務的經營者,首先要就申請資格與實際需求做評估。由於銀行對於線上刷卡的風險考量,通常就發卡銀行本身政策、單筆額度、刷卡頻率與持卡人的過去紀錄都會設定參數,一般而言線上刷卡的通過比率較實體刷卡金額為低,因此建議申請時,可以先從實體刷卡(因為銀行成本考量,傳真刷卡通常是申請門檻最低的模式)開始,在正常使用一段時間累積信用後,銀行可能對原有特店提供線上刷卡申請服務。若店家本身規模符合銀行要求標準之法人申請門檻,建議可以直接向銀行申請;若是資格未達標準或是以自然人的身份申請,則只能向代收代付廠商申請。

申請刷卡業務,銀行通常稱為網路特約商店或收單業務,取得聯繫窗口後,可直接向窗口約訪時間,取得必要的服務。銀行在接受申請後,會經由配合的系統廠商提供一組測試帳號,店家可向系統部門或系統供應商確認是否提供相關服務或具備相關技術。若無法提供相關服務,建議直接委交專業系統廠商提供服務,以免浪費時間與成本。通常從申請到測試建置完成大約需要7到14個工作天。

申請加入網路特約商店時,須檢附之文件各家銀行約略不同,不過大體都包含以下幾種證件:營利事業登記證影本、登記負責人身分證影本、公司主要產品內容說明、財務報表(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401報表以及主要銷售商品內容、網站說明等相關網頁文件資料。

線上分期付款的申請
所謂線上分期付款是由銀行提供即時線上授權,由店家設定分期期數,消費者在網路介面依照提供的期數選定後,即可完成交易。在結算時,銀行扣除分期手續費後一次撥款給店家,對於店家而言,除了可一次拿到整筆款項,通常在導入分期後也可提高營業金額。目前市場上已陸續有銀行開始提供此一服務,其中比較常見的中國信託與聯邦銀行已完成所有系統測試與建置作業,在招商上也顯得比較積極。中國信託銀行是最早推出線上刷卡分期服務的銀行。而聯邦銀行則在最近推出線上紅利積點及時扣抵的附加服務。

店家在申請線上分期付款時,通常有3、6、12、18、24、36期可以選擇。線上分期與一般線上刷卡最大差異除了手續費成本不同外,分期付款目前無法接受分單銷退的申請動作,也就是說當消費者一次買了多樣商品,並且選擇用分期付款支付時,後續產生銷退的需求時,可能就是整筆一次刷退,而無法接受單筆申請。因此店家在申請時要向銀行詢問清楚相關規定,以免屆時產生不必要的問題。

gravatar

金流篇(二)拒絕刷卡就是拒絕客戶

要有好的銷售成績,就要有好的商品展示設計,包含介面、管道都在考量的範圍之內。一個好的網站介面應該包含多元與便利的交易機制。從各種證據顯示,線上刷卡的成熟發展在線上零售購物市場扮演著重要的推手。由於便利、迅速與普及的特性,線上刷卡是線上交易最為普遍的付款方式。如何申請與辦理線上刷卡機制、市場的最新情報、提供服務的廠商與相關注意事項,都是推動企業e化與有心在網路上開店賺錢的朋友都應該要了解的重要課題。

線上刷卡已經是網路上最主要的支付工具
以現在常見的網站提供消費者的付款方式,主要有下列幾種:線上信用卡付款、郵政劃撥付款、ATM轉帳、銀行匯款付款、到貨付款、超商代收付、實體店面付款、線上分期付款、傳真付款、小額代收等。這些多元的付款方式,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不同,但是經營店家應該要考量到成本與普及性的問題。

很多人遲遲不敢嘗試網路購物的理由,就是擔心網路安全。在媒體大幅報導下,擔心詐騙、駭客的侵害,讓很多人對網路刷卡購物望之怯步。由於消費者對於交易安全的疑慮,再加上一般消費大眾對線上付款機制不是十分瞭解,造成業者看好市場遠景,部分消費者卻裹足不前的現象,但這個問題在各方面發展成熟下,已經開始有所改變。根據蕃薯藤於2004年的網路調查中顯示,台灣的網路使用者常用的付款方式前三大為信用卡線上付款(40%)、ATM轉帳(23%)、便利商店付款取貨(20%),而宅急便貨到付款與郵政劃撥/銀行匯款也分別有8%與7%的比例。另外資策會MIC市場情報中心進行的「二零零四年網際網路使用者行為剖析報告」中也指出,網路購物前三項依序是信用卡線上付款、轉帳、超商代收付等支付方式也不謀而合。事實上眾所擔心的線上刷卡已經是網路上最主要的支付工具。

從POS機刷卡到線上刷卡的安全性疑慮
以將刷卡方式分為:實體刷卡、傳真刷卡與線上刷卡三種。實體刷卡就是一般在店家看到,消費者拿出信用卡,透過POS機讀取卡片上的磁條或晶片,並且在實體上簽單,店家包含授權與結帳都是透過電子傳輸直接完成;傳真刷卡主要提供郵購業者使用,需要經過店家人工授權,店家會接觸到持卡人卡號;線上刷卡與實體刷卡都是自動化的機制,差別在不需要簽單與實體信用卡,店家不會接觸到卡號。

一般人對於線上刷卡最懼怕被不肖店家盜刷,嚴格說起來是誤導的觀念。在很多線上交易產生問題的案例中,通常是持卡人卡號早已被他人取得,取得卡號者透過公眾場合刷卡消費,就是所謂盜刷,取得卡號的管道大部分都是來自實體環境中,例如:銀行每月帳單、信用卡簽單或是平常不經意消費時被他人取得,真正在網路上刷卡被取得卡號的情形,反而佔少數。一般消費者所需懷疑的可能是不肖店家或不肖員工藉由後台取得相關資料,並進一步假借持卡人名義進行網路盜刷。事實上這樣的類似情形在網路剛發展的早幾年經常發生,但從系統機制進行改良之後,就大幅減少了。

目前市場上提供線上刷卡的系統機制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URL;另一種是API。這兩種最大的差異就是卡號是否直接傳送到收單銀行的系統主機。前者在刷卡介面上是由銀行所配合的廠商開發,申請採用的店家網站的信用卡結帳介面長得都一樣;後者則由特約商店的工程師自行設計,卡號等資料會留存在特約商店的系統。所以其實持卡人只要觀察付款介面就可以輕易分辨網站是採用哪一種機制。

廠商在選擇API系統時最大的考量是統一系統風格。但這種方式在內控稽核上就必須較為費心,以防止不肖員工盜刷,損及消費者權益。其次,經由這種模式也可以比較容易防範盜刷的產生。店家可以透過核對姓名與其他資料,分辨該卡號是否已經有人使用、有無發生問題,並進而防範二次盜用。

此外,針對駭客的防範,系統業者也透過資料加密,常見就是SSL。另外 VISA 在2003年提出的 VISA 3D Secure驗證,提供持有VISA卡的持卡人可以到VISA網站上登錄註冊另一組4至6位數新密碼。當持卡人到提供該機制的網站上購物時,可以選擇用這種交易模式,以防止盜刷的產生。

線上刷卡比傳統刷卡的風險高,導致銀行對於申請的要求上也相對嚴格
一般來說,在交易機制上,銀行認為線上刷卡比傳統刷卡的風險高,這也反映在銀行對特約商店店家收取的手續費上。一般而言,實體刷卡所收取的手續費率依照行業種類、交易金額在1%至5%之間不等,最常見是在2.5%至3%。但在線上刷卡方面,銀行設算成本時,會加上風險的成本而將手續費拉升至2.5%至3.5%,少數行業甚至不接受。此外,由於線上交易經營實際上成功的案例不高,在交易金額無法拉升的情況下將無法帶來盈餘,所以收單銀行在評估特約商店申請線上刷卡時,也採取比較高的審核標準。

除了要求資本額要達200萬以上之外,對於公司成立的時間也要求必須滿半年到一年以上。銀行從收單所收取的手續費再扣除給與VISA或Master等國際組織之後,僅有不到1%至2%的空間,假設在營業額未能超過一定金額,獲利恐不足以支應人事、行政與風險等成本。若遇上單筆刷卡金額出現疑慮,而歸咎於銀行時,就可能發生虧損的情形。因此許多收單銀行普遍認為這是項吃力不討好的業務。很多銀行甚至只在客戶成為該行實體刷卡特約商店客戶後,才本於服務立場提供線上刷卡的申請。

申請必須符合法人資格,稅額申報時須核對交易單據
申請刷卡成為銀行的特約商店,基本上必須具備營利事業登記證。由於國稅局每年在接受公司申報稅額時,亦會向聯合信用卡中心或財金公司等單位取得該公司刷卡紀錄清冊,並要求申報公司核對填立每一筆交易對應的發票。因此若申請刷卡機制,在交易上就必須同時開立發票,以免年終結算清查時出現逃漏稅的情形。

市面上出現所謂個人,也就是自然人也可以提出申請的服務訴求,其實是「代收代付」。申請刷卡系統的店家事實上並未直接向聯合信用卡或銀行申請,而是依附在代收代付廠商特店編號,每一段時間的刷卡訂單,在進行結帳之後,代收代付廠商將於3到6日內收到收單銀行扣除手續費之後的款項,這時再由代收代付廠商轉交店家。至於個人在交易上不須開立發票的情形主要看業務種類與金額大小。在最近的相關法令草擬規定,線上交易營業額超過六萬元就必須課稅,這樣的規定無形中也增加了拍賣或是個人經營上的成本,過去這類經營模式通常會避免開立發票,尤其在低毛利的產品上,5%的營業稅可能相差數千元。由於個人無法持有發票抵稅,因此在成本上硬是額外增加將近8至9%。不過相對於交易上的較低價,消費者若持有發票,在消費的權益上比較能取得一定的保障。

代收代付市場興起,選擇服務機制應重公司信譽
所謂代收代付的名詞常見於某些特定行業,尤其是毛利率低的行業,例如:旅遊業。由於這些行業的毛利率低,進貨成本高,所以若業者以營業稅課徵方式計算,將產生嚴重的收益影響,因此在稅法上規定僅需繳交差額部份的稅額。線上刷卡的代收代付業主要是針對經營規模較小,無法申請線上刷卡的企業以及個人經營者所設計的。在業界真正發展的時間大約是從2003年開始,到2004年下半年時就出現許多提供此服務機制的公司。但是由於相關規定仍有許多模糊地帶,所以體制上並不完全健全。相關業者對於可以經營類似銀行的手續費收入顯得興致勃勃。

根據統計台灣在2004年時,累積發卡量已達7,000萬張,刷卡金額每月1,000餘億元,若以1.5%的利潤空間估計,市場每月將產生15億元的利潤空間。由於它具備自動連續收入的特性,也就是一經申請,業者將可開始自動收取手續費,這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當然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市場版圖。從2003年到現在已出現20餘家公司提供相關服務。

對於申請的店家而言,由於請款作業端由銀行轉至代收付廠商,所以要重視的應該是公司經營的穩定狀態,免得一旦發生問題,有可能無法請款,而造成龐大的損失。

分期付款有助於增加營業額
市場上其實有多家金融機構提供相關的系統申請,例如:聯合信用卡中心、中國信託、聯邦銀行、土地銀行、華南銀行、匯豐銀行等。這些在過去經營收單事業有成的相關銀行,由於市場靈活與消費者對信用交易接受度越來越高,在面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開始提供更多元的服務機制。導入這些多元機制的最明顯好處就是營業額的增加。利用線上刷卡多元的付款機制而增加營業的方式之一,最明顯的就是分期付款。

目前市場上提供信用卡分期付款的銀行只有中國信託與聯邦銀行是標準的由系統自動化直接授權,其餘通常是藉由銀行成立的資融公司所提供的分期方案配合。消費者申請這類分期付款的方式,主要是與申請的資融公司簽立合約,與信用卡分期模式無關。市場上常見有台新資融、誠泰行銷與怡富資融等。店家在網站上存放相關申請的表單,由消費者在網路上下載填寫後,再傳真回店家或店家配合的資融公司進行授權動作。資融公司與系統直接授權模式的差異包含接受的卡種、授權方式與速度、分期成本。由於資融公司需要顧及獲利,所以在分期所收取的手續費比銀行還高,但是資融公司所接受的卡種並不限於收單銀行本身,所以能彈性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資融公司分期付款必須經由人工審核才能取得授權,速度上比較系統直接授權者慢。

通常店家在導入分期付款後,會對整體業績有10%至15%的增加,這對於店家有莫大的吸引力,市面上的例證多如過江之鯽。在促銷戰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店家與銀行或信用卡公司合作,利用分期降低消費者的購物意願,尤其是高單價的家電、電腦3C、機車等。由市場競爭激烈,銀行也推出不同的方案,以吸引店家採用收單銀行的系統機制。聯邦銀行就在去年發表了紅利積點的回饋模式,以吸引更多業者加入其懷抱。

安全來自交易雙方良好的風險控管
事實上,如何有效防止信用卡交易上的爭議,在整體制度未有變化的前提下,應直接從實務技巧上考慮。對於特約商店來說,風險控管更是必要措施。在申請刷卡機制時,銀行與特約商店簽立的合約中,統一要求除非使用 VISA 3D 交易,否則風險仍須由特約商店承擔。簡單來說,當交易產生後,持卡人申訴未實際刷付該筆交易,銀行接受後,店家就有可能必需承受出貨損失。在這種合約限制下,特約商店必須嚴格控管交貨簽收憑證,以做為交易憑證。持卡人若申訴該筆交易不存在,也必須負有日後之刑事責任,若事後發現該筆金額確然為持卡人本人支付時,則可能有詐欺等罪嫌。

對特約商店而言,透過良好的內控機制,就能有效遏止消費者惡意盜刷的可能。在線上刷卡機制,由於未能保有實體簽單的佐證,因此發展有效管理盜刷的內控技巧就是營運重點。

有效管理盜刷實務技巧:
一、對於管理請款授權的員工、工程師,應簽立必要之切結書,共同負擔顧客資料之保密性,以防止資料洩漏的可能風險。

二、消費者訂購商品,盡量不接受非住家、公司等固定地點或是可以隱密身分、無法追蹤之取貨模式,例如:郵政信箱、家裡樓下或其他地點。

三、積極建立消費者資料庫,並仔細檢核顧客提供資料之有效性,例如:電子信箱回覆確認機制等。

四、選擇配合度良好的物流公司,以便日後可以檢核簽收單據。與物流公司所簽立的合約也應該詳細檢查是否有相關規範。

五、提供 VISA 3D 或 Master 驗證等機制,並盡量鼓勵顧客使用。

gravatar

金流篇(一)我的商店收銀機~五種網路收銀機

網路上常見的交易機制越來越多元化,
決定採用哪些模式是經營者務必關心的重要項目。
具特色與便利的交易方式,可以降低消費者購物的門檻與不便,
進而影響成交與否,而創造更漂亮的營業金額。

一開始建立你的商店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要決定你的商店收銀機了。由於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各式各樣新奇的網路交易模式也推陳出新,每一種方式都有他的訴求,相對地成本也有很大的差異。決定採用何種交易模式,是每一個經營者必修的課題。

線上刷卡是市場最受歡迎的交易模式
線上刷卡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交易方式,由於國人持卡的普及率高,對於線上刷卡的態度也越來越開放,因此高居網路消費中,採用的交易模式首位。有意在網路上經營的朋友通常第一個應該考慮的交易機制就是線上刷卡。線上刷卡最大的優點在於消費者付款不需另外產生成本,而由業者自行吸收。

由於受到市場歡迎,線上交易的金額也屢創新高,吸引很多銀行或其他民間業者紛紛投入研發資金,推出各種服務。依照整體市場統計,台灣在刷卡機制(包含實體、傳真與線上等)的服務上,單就手續費收入,每個月就創造了15億元以上的利潤。對於經營網站零售的業者來說,使用刷卡機制通常有助於增加業績,尤其是近來流行的分期刷卡,更降低了高單價商品的熱賣。根據銀行業者表示,從使用線上刷卡的業者來看,在導入分期付款後,通常可以增加二成的營業額,對於業績當然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當然,申請線上刷卡的成本也是經營者應該要考慮的要項。以銀行推出的服務來看,建置線上刷卡通常收取1至2萬的年費,以及每筆交易金額的2.5到3.5%手續費。在導入之前還必須先安裝SSL安全認證,大約也要一年1萬多元起。至於民間公司所提供的是代收代辦業務,初期建置成本大體上會比銀行要低,因為通常這類服務都會附加提供SSL機制,經營者就可以省下這方面的成本。不過通常代收代付業者都還會收取一筆保證金約3萬元。

銀行轉帳、ATM轉帳
另一種大受歡迎的交易模式就是轉帳。採用轉帳交易的方式通常是因為消費者對於信用卡交易安全的疑慮,且支付時有10至17元的手續費,所以暫居第二。這種交易方式對於店家而言無額外成本,僅需就近至銀行開戶即可。開戶時最好選擇離住家近,並且提供網路銀行服務的為佳。因為在網路開店之後,每日都要定期去刷摺,以取得最新進帳金額,沒有網路銀行將產生很多麻煩。另外ATM轉帳由於詐騙事件層出不窮,行政院金融管理委員會特別於4月宣佈修改最高轉帳金額從10萬元下降為3萬元,對於購買高單價的3C而言,更顯不便。

另外,由於晶片卡上路,網路ATM也開始流行。所謂網路ATM就是透過晶片讀卡機(PC Reader),連結個人電腦上網後,形成的「網路ATM」,雖然是透過網路傳輸,但是晶片卡在用戶端也就是晶片卡插入讀卡機後,即進行檢核密碼,密碼並不會在網路上傳輸,因此不會被破解,可以說是目前交易機制中最安全的。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94年2月28日為止,全體金融機構晶片卡共發了1,982萬張,且今年有使用紀錄的金融卡換卡率已達74%,在銀行的大力推動下,網路ATM的流行應在不遠。

申請方式-
向鄰近銀行申請一般活儲帳戶,將帳號公告在網站的「購物說明」或購物流程之間。
建置成本-無。

貨到付款
另外一種取得消費者購物信心的就是「貨到付款」。物流業者在送貨到府後順便酌收費用。採用這種方式必須要物流廠商能提供代收機制。市場上提供這樣的機制包含郵局、宅急便客樂得(手續費)、台灣宅配通等。這種方式最大問題在於店家要考慮到退貨成本。若遇到了不肖消費者,看到東西但是故意不收貨,將可能多負擔這段貨運成本。這種方式尤其是對於保守的消費者而言最受歡迎。但由於貨款回收的不確定性,通常較為昂貴的商品或體積較大的商品,由於貨運費用高,通常店家較少採用此方式。

便利商店代收費
近年由於便利商店開始辦理代收服務,因此這項機制也開始受到廣大消費者接受。目前利用全省7,000家的便利商店、1,400家郵局和30,000台ATM作為收費的管道,申辦廠商為Seednet,其餘提供整合型的系統公司也有做二房東者。這項機制是提供消費者在網路上選好要買的東西,可以選擇列印附有條碼的帳單,消費者拿著帳單到便利商店就可以進行繳款,最後再由便利商店結款到店家手上。申辦這項機制的費用每月2,000、4,000兩種。2,000元月租費每筆手續費收取25元,4,000元收取15元。手續費可抵月租費。由於系統部分需要與原有系統連接,因此店家如果有意提供這種服務,應該先向提供平台的廠商詢問,確認後再行申辦。

小額收費
提供「小額付費」(Micropayment)的廠商主要著眼在小額持續性費用,例如:鈴聲下載、月租費等,尤其適用於商品或服務價值在數百元內的「小額收費」業者,這類服務商品由於交易金額低,若採用其他收費方式,有可能因為手續費而造成賠本的情形,因此業界針對相關商品就開發出「小額付費」機制。這種收費方式通常有三種:預付制、會員制與後付制。採用預付制收費方式,消費者先以預購的方式購買「儲值點數」,當用戶使用付費資訊時,業者即以扣除點數的方式,收取服務費用。包含玉山銀行、Seednet、Hinet、郵局等,由這些業者代為收取儲值點數,網站店家再經由簽約合作方式,與業者達成合作協議,納入服務範圍。採後付制的通常是電信業者,利用每月帳單附加收取相關費用。

舉例而言,郵政總局所發行類似郵票的線上預付卡,屬於現金預付卡。消費者至郵局當面購買500至1,000元不等面額的卡片,即可至郵局認證的網站進行線上小額扣款,可以避免廠商盜用消費者資料的風險。而且將以購買補充卡的方式,從單一帳戶輸入密碼,直接增加現金。郵局這套小額付款機制店家必須安裝一套Payment Gateway付費閘道,申請費1萬元以下。這些收費方式通常需要成立公司行號才能進行申辦,另提供服務廠商也多半為大型知名企業,收費才能普及。

需要注意的是,針對小型網站經營者,若尚未申請商號或公司登記,將無法建置小額付費機制,因此若網站經營者銷售服務的內容屬於小額付費項目,就被侷限在轉帳等交易模式,這時候可以選擇系統整合廠商以提供附加服務。

申請方式-
備妥營利事業登記證影本、公司負責人身分證影本、網路商場營運計畫書向申辦郵局窗口辦理。
申請窗口-
郵局電子商務策略聯盟網:
全國各郵局均可申請辦理,或上郵局網站(http://www.post.gov.tw)即可取得申辦方式與相關合約等說明。